OFFER
录取情况
申请方向:商业分析
申请成绩:GPA:3.5/4 | GRE: 330
到手Offer:
-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Master of Science in Analytics (奖学金$2500)
-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Master of Arts in Statistics
-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Master of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MQM)
C位出道!杜克、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为他的努力爆灯!

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




被迫放弃的“追梦”
每一个青春,都少不了一场与家庭之间的对手戏,对Z同学来说,也是如此。
高中就来到美国的Z同学有非常强的自主意识,希望本科申请能够自己来选择。那时的他有一个成为服装设计师的梦想,但这个梦想没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在得知儿子要读服装专业之后,爸妈立刻摆出了禁令:“不准学!服装没前途!” 起初Z同学也曾不断地努力向父母解释、证明自己的想法,但在多番抗衡未果之后,懂事的Z同学最终还是尊重父母的想法,他选择了康涅狄格大学UConn的精算专业。
但初入学UConn的Z同学陷入了一段叛逆情绪中,年轻气盛的他似乎想用自己的“失败”来证明父母的错误,整个大一都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当然结果就是第一学年超低的GPA。
这个结果并没能让Z同学感到快乐,从大二开始,他开始渐渐理解了父母当初的选择。
——规划老师
越自律 越自由
因此规划团队在整个学期中都在不断提醒他,一定要在剩下的时间里努力争取再次提升GPA。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递交申请材料的时候,Z同学的GPA已经升到了3.52。而且在完成学校是学业的同时,Z同学也拿到了GRE330的好成绩,最大程度的拓展了他的选校空间。
经过和Z同学的讨论,规划老师将杜克大学加入了申请列表,与南加大一起作为Z同学的冲刺院校。
所谓成长,或许就是当人生中再次面临相同的选择时,能够做出比上一次更加正确的决定。
当讨论申请的具体项目时,Z同学并没有与父母争锋相对,即使有小分歧,也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矛盾。经过多次与父母之间深入的探讨,以及规划团队作出的理性分析,最终Z同学选择了数据分析及统计作为硕士申请方向。
——规划老师
专业的“助攻”
研究生录取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的能力,所以申请者应该向招生官展现初自己自发的对专业的兴趣和追求。网络课程其实是在学校课业和实习之外、比较理想的补充。
Z同学开始可课程后,规划老师将督促他的课外学习加入了每次电话沟通流程。最终Z同学顺利完成了一门C++的网络课程,拿到了课程结业的证书,最后事实也证明,这个网课证书在申请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的。
至此,一门校外C++网课、2段在国内保险公司的实习经历,参与Chase Morgan的一个Java项目的经历并顺利拿到了项目负责人的推荐信、加之本科毕业前拿到的精算师资格证。Z同学在课业最繁忙的这一年,利用了自己的每一分时间为硕士的申请铺平了道路。
但同时,我们还得精确拿捏在表述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中美认知差异的部分。比如在撰写杜克大学的25 facts时,我们提及Z同学曾经因为课业繁重而放弃了一部分社交时间,对中国学校来说,这是分清主次轻重,自律自控的一种表现,但是美国招生官可能就不一定会这么认为,从美国的社会价值观来看这可能并不能算一个优点。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匹配美国文化,选择一个更好的角度来表达。
——规划老师
——规划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