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
录取情况
学生姓名:T同学
申请方向:文科—心理学方向
录取学校:
-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Master of Art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
-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aster of Science in Edu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Human Development +$15,000奖学金
-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Master of Arts in Social Sciences + $20,880奖学金
-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Master of Arts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申请成绩:GPA 3.9/4 | GRE 330 | 托福 免
挚友得了抑郁症,她为了她攻读心理学,获哥大、宾大、芝大、纽大录取!

哥伦比亚大学
USNEWS全美排名第3,世界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东部文化经济金融中心纽约曼哈顿,常春藤盟校之一,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学之一,也是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大学之一。








不变的初心
因为身边人的经历而选择投身心理学领域,希望可以通过所学帮助更多的人放下心理包袱。从最初的无力到现在的专业,T同学同学一路前行,直到踏进美国最顶尖大学的校门。她的故事就像一部女主不忘初心,方得终始的励志电影。
T同学在高中时,最好的朋友也因故患上了抑郁症。希望帮助朋友却不知道如何去做的无力感席卷了她。同时期,她也开始注意到了社会上日渐增加对抑郁症话题的讨论。就这样,她萌生了研究心理学的想法,并在之后的学习道路上选择了心理学为自己的目标。
T同学自己曾说“在当今社会,不管是在新闻还是现实生活中,抑郁症人群越来越多,甚至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例子也在逐年上升,很多本来可以拥有美好生命的人却因为短暂的想不开而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想如果能用自己的能力减少这些痛苦,这将对我的生命带来非常大的意义。”
——规划老师
对于研究生申请的方向和院校,Z同学同样有着非常明确的想法。他想从数学统计转向分析,虽然二者字面上理解比较相似,但是在实际课程的安排上,以及毕业后的走向都是截然不同的。分析方向的项目,更注重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场景”的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的能力。因此对于Z同学来说,他的研究生申请属于跨专业的申请。
转专业申请最主要的难度就在于要找到合理的逻辑向招生官解释清楚为什么改变专业方向。因此,规划老师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对谈,从细节上挖掘Z同学在本科期间的学习、选课、实习和活动经历,为他树立出明确的逻辑线索,为文书的设计进行前期铺垫。
有舍即有得
——规划老师
T同学对申请读研的学校没有特定的要求,只是希望能够去往比本科更好的院校。她认为只有到最优秀的学术环境中,才能汲取更多的前沿专业知识。Summer老师耐心地为她解释:硕博不同于本科申请,院校排名固然重要,但是所申请硕博项目的研究方向、学院师资背景以及资金技术资源倾斜等因素与自身职业规划的匹配度更为关键。
此外,T同学从自身以往的实习经历中,发现多数人的心理疾病与自身的教育成长经历密切相关,所以她认为只具备心理学知识是不够的,并希望可以从社会发展、教育学角度去研究人类心理。
显然,T同学希望学习的不是传统的心理学专业,而是一个涉及“交叉学科”的、以心理学为主的前沿专业。为此,Summer老师还花费了大量时间专门针对T同学自身的情况,对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做了额外研究,最终为她推荐了七所学校的相关专业,其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人类发展跨学科研究专业、斯坦福大学的国际比较教育专业和芝加哥大学的社会科学专业等。
学习心理学应当有一种乐善好施的态度。能够潜下心来学习知识,不是只为了日后个人发展,更是要有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美国顶尖的心理学院,在招收学生时既十分考核学习成绩,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品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申请文书中帮助学生把这些素质和能力全都展示出来。
——规划老师
宁精勿杂 宁专勿多
T同学的本科是在纽约大学就读的心理学专业,她刻苦的学习换来了一张最优秀的简历。3.9的GPA和330的GRE成绩,足以让她申请许多顶尖大学的热门专业,但是她依然决定,用这个成绩作为她继续深入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铺路石。
除去突出优异的学习成绩,在T同学的申请文书中,Summer老师调整了叙事的逻辑,使用不小地篇幅去展现T同学的活动经历。不同于一般文书中常见的“将活动经历进行简单叠加”这一通病,Summer老师非常强调T同学在心理学研究道路上的连贯性。通过多方面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在实习经历中的优秀表现,而且将她的奉献精神巧妙地展现出来。
高中毕业后,T同学就会利用空余时间去往心理诊所做志愿者,并主动学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并取得了傲人成绩。此外,T同学本科专业在纽约大学心理学。假期时,T同学还申请了清华大学的相关实习项目,全程跟进研究了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生活时的精神状态和心里情况。这段实习经历,既锻炼了她的专业应用能力,也让她获得了一封来自清华教授的重量推荐信。
T同学具备出众的学习成绩、专注的求知态度和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这些Summer老师为她准备的文书中得到了完美地诠释,表现T同学作为心理学研究者应当具备的素养品格,也获取了招生官们的认可。
——规划老师
如愿以偿
在T同学申报的七所学校中,半数以上都发来了Offer。最后经过综合考量,T同学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发展心理学。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USNEWS专业全美排名17,哥大一共有两个心理学项目,一个是Department of Psychology心理学系的PHD项目,另一个是Teachers College教育学院的硕博项目。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心理学项目重点关注个人的人生发展议题,如家庭、同侪团体、育儿、校外发展、教育就学、邻里社区及社会等。项目课程设置聚焦于从儿童、青少年到成年的意识、情绪、社会交往、学术、健康等方面良好发展。这正是T同学希望深入研究的方向。
在T同学收获的录取中,最为难的芝加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个offer。
芝加哥大学,全美排名第六,Social Sciences专业排名全美第10,社会科学院下的MAPSS项目是全美最难申请的文科硕博项目之一。GRE的最低录取要求Verbal155+Quant154,GPA据不完全统计均分在3.65以上,每年心理学方向MAPSS录取的学生仅20人左右,学院提供大量跨学科、跨部门的实验室科研资源,其中包括心理学系、比较人类发展学系、Booth商学院、社会服务学院,以及芝加哥大学校医院等。学校提供暑期实验项目,学生可以在正式入学前的暑假就到校参与研究学习。
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美排名第六,宾大GSE研究生教育学院全美排名第二,其中GSE的人类发展交叉学科整合研究项目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Human Development专注于多角度深入探讨人类发展的终身性议题。对于未来想要进入传统学术研究、青少年行为研究及服务、社会人类学的都市族群研究、成年人发展与学习研究、国际事务如NGO,公益基金会等领域的学生匹配度非常高。
——T同学
我们也衷心的祝愿T同学可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取得成功,并在未来帮助到更多的人,为心理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