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能时不时看到朋友圈里自己的同学们晒出的名校offer
可能是常春藤,可能是TOP30
天知道他们付出了如何超人的努力
个个手握着破百的托福,破700的GMAT,破320的GRE,还有那近4的GPA…
再低头看看自己,3.5都不到的GPA
似乎连努力奋斗标化成绩的动力都不太有
明明也能算得上是除了gpa之外全面发展的体质……
明明也参加了不少社团活动……
明明也努力争取了几份还算不错的实习……
明明也有一个常春藤的梦想……
难道就要跪在GPA上了么……
不!
就像找对象一样不能光看颜值一样
挑学生也不能只看GPA

让TA看到除了GPA之外那个完美的你
即使GPA不高的你
同样值得TOP20的TA

毕竟,他们都做到了:

/// 低GPA逆风翻盘大赏
廖同学
GPA:3.0
逆袭经历
本科数学专业的廖同学GPA对他的申请来说可以称之为“硬伤”。然而刚找到我们的时候,他仍执意要申请本专业的研究生项目。在Jessica老师的分析下,发现他其实编程课上得还不错,所以就建议他申请两个方向:UVA的统计和NYU的CS。(UVA的排名比NYU更高一些)

在最初文书的准备过程中,廖同学自己其实思绪并不太清晰,提供给Jessica老师的素材也比较杂乱无章。在文书老师与他多次的沟通、修改下,最终在500字的文书里简明扼要地表达出了他对两个申请专业的热情及未来想从事的相关行业。

最终,3月份里,廖同学最先收到了NYU的Offer,同时收到的,还有UVA的Waiting List。这个结果对于廖同学来说已经是超乎预期了,但Jessica老师仍旧没有放弃,她精心地帮廖同学拟写了Appeal Letter,希望能再临门一脚、助他拿到最终的offer。在一段时间的等待之后,最终收到了令老师们和廖同学自己都非常喜出望外的来自UVA的实实在在的offer letter!

苏同学
GPA:3.2
逆袭经历
对于留学申请来说,次年秋季入学的申请,一般不会晚于8月份开展。而苏同学找到北美留学生网留学事业部的时候,已经是12月了。虽然自己已经准备了推荐信和简历的初稿,但仍在埋头备考标化测试的她,已经完全没有时间来好好准备文书了。而文书,对于申请心理学专业的她来说,却至关重要。

在越来越看重“投资回报率”的留学申请圈子中,苏同学是属于少见的“忠于理想”一类的学生。在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眼里,比起计算机、工程一类,心理学着实不属于高回报的专业。

她选择它,是出于理想。一种让社会变得更好的理想。

在苏同学自己完成文书初稿之后,老师们开始和她逐句的分析,并作出删减或修改。此外针对不同的申请院校的不同要求,老师们还辅导苏同学做了一些重点的调整。例如全美专业排名第一的密歇根大学,对文书的要求中就包含一条必须针对某个社会时事,为此,老师们和她一起结合了当时某个热点社会话题,以此作为切入点,从第三视角描写了女性心理问题,并结合了子含实习中遇到的案例分析,谈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看法,经历过反复的修改和审核,最终得到了一篇在老师职业生涯中都堪称完美的一篇文书。

在同学投递的一共6所院校中,她一共拿到了4封offer。其中最令人惊喜的是来自NYU和密歇根大学的。因为gpa并不算高,对于自己的dream school,苏同学最初并没有太大的把握自己能顺利拿到offer。但结合申请过程中和coco老师紧密无间的配合,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来看,这虽是“意料之外”的结果,但也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陈同学
GPA:3.4
逆袭经历
陈同学找到思嘉的时候,正在纠结该选择什么专业。因为她本科的学校已经很不错,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想申请一个比自己原本学校排名更好的名校。这意味着只能挑选TOP20的学校。

然而她的GPA对于TOP20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满足陈同学的期望,对思嘉老师来说就意味着难度大增,但为了不辜负陈同学的梦想,思嘉老师还是同意了她的要求,并耐心地为她解析名校每个专业方向的program。

通过深度沟通和背景挖掘,思嘉老师发现陈同学非常活泼开朗,又很有耐心,并且还正在做一份教育行业startup的实习,所以思嘉老师便建议她申请常青藤学校的教育项目,陈同学也欣然同意。

不出意外,在思嘉老师带领的申请老师团队对于陈同学的文书和申请包的不断提高下,陈同学最终成功收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项目的offer,并且还附加了$5000的奖学金,真是令人激动!

如果他们的经历与你的有相似之处
如果你也不想放弃心中的名校梦
如果你非常优秀只是困顿于GPA

就请不要错过这周四的
【低GPA留学申请】专场讲座!
60分钟,帮你解决你的苦恼

图片|网络
撰文/排版 | Vicky 编辑 | 一只妙蛙种子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