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游戏
1. 1983年后的世界
The World After 1983
“现在可能很难想象,1980年以前的美国大学,是没有排名的。可能那时候的人们觉得大学没有排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US News & World Report在1983年发布首个大学排名,此后,这个排名变成了一个年度游戏,被大家玩得风生水起。
据统计,2014年US News发榜当天,杂志网站的全球点击量就接近两千万,作为一本在美国本土的知名度远不如像Time和Reader’s Digest之类的新闻杂志,其影响力让人刮目。
2. 一起玩游戏
Playing the game

“我们换个方式来问一问:如果某所大学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有哪些方法?。”
小 班: US News喜欢20人以下的小班,NEU就把人数限制在多数课程人数控制在19人内。
录取率: 录取率很重要(Acceptance Rate,这个因子在2019年终于被去掉)NEU连接数年调整录取率。
选择度: 学生选择度(Student Selectivity)很重要,NEU就开放了Common App申请,加大春季申请(春季数据不计入),同时对国际生免除SAT要求。
留存率: 住校学生的毕业率(Graduation Rate)和留存率(Retention Rate)似乎都更高,于是NEU花巨资修建了新宿舍,新食堂(当然学费也是水涨船高)。
学术声誉: 为了在“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因子上获得好评,一心一意玩游戏的老校长Richard Freeland每逢会议就接触参会的校长,给他们介绍自己的学校。
到2018年,东北大学爬到第40名,一举爬升120多名,成为排名游戏的模范生。
3.作弊
cheating
单词时间 : Game
东北大学的提升成果让人惊叹,但其手段是在台面上的,毕竟算法就摆在那里。于是一众学校也纷纷效仿,比如为了提升入读率(yield,收到offer学生实际入读的比率,这个影响因子一直保留到2003年),不少学校开始采用ED录取形式(Early Decision 早申请)和大规模的waitlist政策。
“在US News排名影响力日益剧增之时,不少学校也“铤而走险”,不惜通过作弊(cheat)来提升排名。“
4.少数派
来看一下那些不愿意参与游戏的学校: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作毕业演讲,谈到他的大学经历,以及如何把人生中的“点”连起来的时候,说:

“Reed College那时的书法课可能是全国最好的……如果我当初没有去上那门课,今天的Mac电脑不会有那么多漂亮的字体。”
5.更多排名,更多维度
More Rankings, More Dimensions
US News可能是第一家成功运作排名生意的公司,但绝不是唯一一家。
1990年
美国Money杂志发布首批“America’s Best College Buys”(美国最佳大学投资)榜单。
2003年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发布首个全球大学排行榜(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2005年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和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共同出版世界大学排名(2010年后分开发布)。
2008年
美国Forbes杂志发布首个大学排名榜单。
2015年
2015年,US News开始发布全球大学排名(Best Global Universities)(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的排名)。
Robert Morse,US News排名的“总设计师”,在回应上述斯坦福报告的时候,表示自己的排名不应该是评估大学的唯一标准,“We have always encouraged consumers to use the rankings as a start.”(我们总是鼓励消费者把排名当成第一步使用。)
寄语